10月1日一早,众多喜爱中国女排和天津女排的市民们,冒着秋雨来到了天津美术馆,这是《国家荣誉──中国女排精神展》开展的第一天。开展四日来,市民和游客踊跃观展,感受中国女排40年来勇夺十次世界冠*的光辉历史和天津女排传承发扬中国女排精神的奋斗历程。
展览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体育局、天津体育学院共同主办,向公众免费开放,为期三个月。展厅中,众多珍贵的展品诠释着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讲述着催人奋进的感人故事,为参观者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光荣传统第一时间训练
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第一个展品是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纪念杯。这是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三大赛事冠*,是中国女排腾飞的开始,如今中国女排已十次夺得世界冠*。在这座精美的奖杯背后,讲述着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感人故事。年,备战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中国女排出访美国训练,经过20多个小时的旅程,飞抵科罗拉多。全队一下飞机就被时任主教练袁伟民拉到体育馆训练。由于水土不服,加上长时间旅程,队员们在训练中出现了呕吐等状况,但队员们依旧坚持完成了训练,让在场外国媒体叹服。
从年建队,天津女排始终以中国女排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女排精神。长途奔波后第一时间走进训练场,也是天津女排的光荣传统。年全国女排联赛,时任天津女排主教练的赵雪琪就以管理严格著称。回忆当时的情景,雅典奥运会冠*李珊表示:“当时天津女排正处于起步阶段,条件艰苦,联赛客场前往云南、四川等地,球队为节省经费,一般都是订早上七、八点从北京起飞的航班,全队要在凌晨三点半出发前往北京机场。抵达驻地后,我们会立刻换上训练服第一时间去训练场训练。”当时年仅17岁的李珊晕机严重,下飞机后呕吐不止,却没有一次缺席训练,都会积极调整保质保量完成训练。呕吐最严重时,医院输液治疗,之后仍披上战袍征战赛场。
多年前,天津女排出访欧洲的一家女排俱乐部交流比赛,经过长途旅行抵达赛地后,球队要求第一时间到场馆训练。转年,国内另一支女排球队同样出访这家俱乐部,却闹了个“乌龙”,接待方误认为这和去年来访的球队是同一支球队,就按照天津女排的标准来第一时间安排训练,那支国内球队随后善意地拒绝了,当得知之前来访的球队是天津女排时,直言:这很正常。为此,天津女排抓紧一切时间训练的事迹在国内外排坛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铁帅”王宝泉始终坚持“三从一大”的训练模式,球队客场与上海队、浙江队的比赛,球队一般都会订晚上的火车前往,这样可以不耽误球队启程当天和转天的训练。球队第二天早上七点抵达赛地后,第一时间就能进入训练场训练,一夜的火车旅途成为天津女排教练和队员的睡觉休息时间。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战胜伤病“不死鸟”涅槃重生
展品中有一张照片,是雅典奥运会冠*张娜拿着排球进行简单的恢复性训练,而这是她在北京奥运会备战期做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手术后第三天。在张娜看来,运动员要过三关,第一苦累关,第二荣誉关,第三伤病关。最终,绰号“不死鸟”的张娜战胜伤病,实现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梦想,随中国女排夺得奥运会季*,她也获得了北京奥运会女排比赛的最佳防守奖。
年4月的一天,张娜在训练中突感颈部及左肩疼痛难忍,尽管如此,她仍坚持完成了上午的训练,医院接受检查。经过检查,张娜的颈椎间盘第4、5节之间有个突出间盘压迫神经,不及时治疗有瘫痪的危险,医生当即要求她必须手术治疗。为了参加北京奥运会,张娜决定先保守治疗,但经过半年的保守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年10月,张娜进行了手术,医生取出了第4、5节颈椎间的间盘,然后成功置换入一块人造间盘,手术进行得很成功。
作为本次展览的公益讲解员,张娜回忆道:“医院方面为我准备了两套手术方案,一套是颈椎人工间盘置换,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疗方法,术后可以进行微量运动,但进行剧烈活动很可能造成终身瘫痪。另一套方案是传统的采用患者细胞培养间盘进行置换,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过正常人的生活没有问题,但康复周期长且不能再当运动员。为了能参加北京奥运会,我当时也是拼了,选择了有风险的第一套手术方案。”
经过3个多月的积极康复训练,年2月1日,张娜回归国家队,先是进行恢复性训练,之后随球队参加了奥运会前的热身赛。最终,张娜凭借坚强的毅力,术后成功康复,随中国女排征战北京奥运会。张娜表示:“战胜伤病为祖国争夺荣誉是我当时前进的动力。”
替补爆发时刻准备的张萍
中国女排始终是一支精诚团结、战斗力超强的队伍。展品中陈列着雅典奥运会冠*张萍的夺冠奖牌和训练比赛护具。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张萍用自身的经历印证了这个道理。
雅典奥运会,张萍从首场比赛就替换当时受伤下场的赵蕊蕊担任主力副攻,全程表现出色,力助中国女排夺得雅典奥运会冠*。赛前张萍是替补选手,赵蕊蕊才是主力副攻人选。备战训练中,张萍为了提高与国家队主力二传之间的配合默契度,练得非常刻苦,每当国家队训练结束后,她都会主动加练。那段时间,天津队队友李珊和张娜始终陪伴着她,给她鼓劲、打气。雅典奥运会从替补成为主力,张萍当时的压力很大。回忆当时的情景,张萍表示:“当时面对外界的质疑,我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强,摆正心态,每天多练一些,技术更精细一点,变得更好一些。”
雅典奥运会,双膝打着封闭登场的张萍没有辜负全队的信任,她表示:“随着球队获胜比赛场次的增加,我在场上打球的自信心越来越强。”淘汰赛阶段,张萍经常能在关键时刻得分,尤其决赛面对俄罗斯队,她拿下惊人的25分。尽管不是首发队员,但张萍丝毫不松懈,时刻做好上场比赛的准备,为自己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惊艳表现奠定了基础。
天津女排传承发扬女排精神
展览第五部分“海河回响”主要展示了天津女排的辉煌历程。天津女排于年1月25日经过惊心动魄的五局大战,首次夺得全国女排联赛冠*,其中一组照片记录下当时的精彩瞬间。天津女排精神从中国女排精神中孕育、传承和发扬,“无逆转、不天津”成为如今天津女排独有的代名词,这支顽强拼搏、场上“打不死、拖不垮”的“钢铁之师”,让全国球迷感受到了浓浓的女排精神。
作为本次展览的公益讲解员,前天津女排队员王茜指着展墙上的老天津女排训练照片,向观众讲述着自己最初打排球的经历。王茜说:“我6岁时开始练习打排球,最初的训练环境与老天津女排一样,同样在沙土地上训练。”如今,王茜已是天津青年女排教练,她表示:“从运动员转型到教练员,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要把女排精神传承下去。”
多年来,天津女排共有赵雪琪、李珊、张娜、张萍、魏秋月、李盈莹、姚迪、王媛媛等25名优秀选手入选中国女排国家队,为中国女排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展品中,一个印有天津女排自年建队以来所有名队员名字的冠*奖杯图案,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目光,奖杯的上半部分是获得过冠*的队员名字,奖杯的基座部分则是老一代天津女排队员的名字。天津女排如今的辉煌离不开之前几代天津排球人的努力和奉献,更离不开对女排精神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