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严阿姨其实2年前就出现颈项疼痛,偶而伴头晕欲呕及双上肢麻木,不重视后反复发作,影响睡眠,1天前再次出现颈项疼痛,时有头晕欲呕,前来就诊,中医诊断:项痹(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颈椎病。经过针刺治疗10次后症状明显减轻。然后就不再治疗,能够在家积极配合锻炼,很长时间未在来科室就诊。
性别;女年龄;58岁
颈椎病
医院
年4月
针刺治疗
10天
10天后头晕欲呕及双上肢麻木症状明显减轻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一、初次面诊
严阿姨其实2年前就出现颈项疼痛,偶而伴头晕欲呕及双上肢麻木,不重视后反复发作,影响睡眠,牵引推拿针灸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几次了,近1天前再次出现颈项疼痛,时有头晕欲呕,为求进一步诊治再来我科就诊,病程中出现无恶心,无发热,无呕吐,无双上肢麻木,无明显视物旋转,饮食可,睡眠差,大小便正常。精神一般,面色正常,表情焦虑,查体合作,对答切题,舌质暗,苔薄白,脉弦。专科检查:颈部后伸,旋转受限,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一),旋颈试验(+),风府、风池、颈百劳、肩井、夹脊穴压痛(+),Hoffman征(-),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颈椎MRI提示:颈椎轻度反弓;椎间盘变性,C3/4-C5/6椎间盘轻度突出。
中医诊断:项痹(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颈椎病。
二、治疗经过
初诊:患者以颈项部疼痛为主苦,辩中医属于“项痹病”范畴,患者长期伏案久坐,致颈背部经络运行不畅,气血受阻,运行不畅,则时有头晕,血瘀气滞,不通则痛,痛处固定,活动受限,舌质暗,苔薄白,脉弦。四诊合参,辩“气滞血瘀”证型。结合病史查体,考虑颈椎病,诊断基本明确,已经完善颈推MRI检查,患者的病程较长,多次治疗,既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予以牵引、推拿、针灸等对症治疗后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此次治疗上予以针刺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具体选穴如下:风府、风池、颈百劳、肩井、夹脊穴、大椎、肩井、天髎、大肠俞、腰阳关、命门、阳陵泉、悬钟。(所有穴位均双侧取穴,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一次),每日一次,共10次。平时需注意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二诊:10天后患者颈项部酸痛较前明显减轻,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呕吐,无胸闷心悸,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因为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未再要求继续治疗,所以告知患者主要病情及注意事项,患者表示理解,在家会积极进行颈椎锻炼和防护。另外交代患者如果症状加重或缓解不明显再来诊室治疗。后期很长一段时间未再就诊。
三、治疗效果
患者两年来多次颈项部疼痛,伴有头晕,有时还会出现上肢麻木,多次来我科治疗,每次在一两个疗程治疗后症状都能得到明显缓解。平时也能积极进行颈椎保护,此次在发病一天后就及时来我科就诊。经过针刺治疗10次后症状明显减轻。然后就不再治疗,能够在家积极配合锻炼,很长时间未在来科室就诊。
四、注意事项
1.清淡饮食,但要营养合理,不要吃过于油腻刺激的食物。
2.保证休息,改变不良姿势和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的伏案和玩手机。
3.颈部注意保暖,可以选择佩戴围巾护住脖子。
4.能够定时进行颈椎的活动锻炼,如低头、仰头、左右旋转等,但动作一定要轻柔。
五、个人感悟
严阿姨的颈椎病已经反复好几次了,和我们科室的老熟人了。所以要交代患者明确颈椎病并不是通过治疗就能断根,手术治疗方式也是缓解神经根症状,平时不注意防护就会再次犯病,临床上颈椎病治疗一定要做到医患结合,就是所谓的共同参与。比如运动疗法就是患者主动按时按量去进行,可以促进各种颈椎病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而医生能通过针灸推拿等等各种方式来缓解颈肩肌肉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还有医生可以通过专门的湿热敷而患者可以通过热水袋热敷也可以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严阿姨只用了一个疗程,加上在症状初期及时治疗,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是一不注意防护又会犯病,这是患者变成科室老熟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