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疼、关节痛已是中老年群体中的常见病,发作起来或酸麻或胀痛,且常常迁延不愈。
汤养元陈宗皋医师说,眼下正是初春,自然界的阳气还没升发完全,建议痛症人群多注意保暖。中医认为,疼痛多和寒凝有关,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大多有痛症的患者,体内阳气被寒凝所限,激发不到体表,引发疼痛和畏寒。
陈宗皋,河南安阳人,中医世家第六代传人,陈氏中医非遗传承人之一。陈宗皋自幼跟随祖父学医,年,考入河南中医药大学,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毕业后,医院脊柱神经外科工作。在一台台骨科手术中,积累临床经验,参西学中,将西医解剖学吸收到中医治疗体系中来。年,陈宗皋再入国医大师张磊门下,跟随孙玉信教授等名师,进行中医内科临床实践。
近十年,陈宗皋充分运用中内科辨证理论,结合解剖学,基于祖传的陈氏中医治则,形成了治疗骨科痛症的独特方法。
69岁高老伯腰椎间盘突出10多年
大腿麻木肌肉萎缩,伴膝关节积液
69岁的高老伯,在萧山做花木生意。老伯喜欢亲力亲为,自己种自己搬,生意蛮红火。唯一不好的,就是疼痛一大堆,从颈椎到膝关节没处不痛的。
原来,10多年前,高老伯搬盆景,别了一下腰,当时右腿一下子麻了,站都站不起来。但是老伯蛮“硬气”的,床上困了几天,又下地干活了。
之后好几年,老伯右腿都是麻木的,但只要下得了地,高老伯就风雨无阻做活计,从不叫苦。5年前,老伯大腿肌肉出现了萎缩,两条腿一边粗一边细,他还是咬咬牙熬牢。
前年,高老伯双膝关节肿痛,蹲不下去了,医院看病。结果双膝积液严重,抽了液,打了玻璃酸钠,还是没好,之后肩颈和手也疼痛麻木了。
高老伯眼看着下不了地,很着急,到处打听医生。今年1月,他听说了陈宗皋医师,就叫女儿带他去看诊。
陈宗皋见高老伯面色黧黑、眼脸淡白、声音低微;舌诊发现苔淡薄白;一搭脉,又沉又弦,当即辨证为风寒湿痹,给予祛风寒除湿之方剂,并配合雷火灸、针刺进行综合治疗。
当天治疗结束,老伯轻松了不少。第三次治疗结束,高老伯行动不受影响了,陈医师就要求他去拍张腰椎片。果然,高老伯查出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
过了三周,高老伯的麻木疼痛基本消失,下蹲也自如了。闲不佳的他,又下地了。他说:“不是我盯牢钞票,人还是要动一动才舒服,劳动人民嘛。”
56岁沈大姐颈椎不好
手指麻木僵硬,拧毛巾都困难
沈大姐,河南郑州人,56岁。大姐退休前做行*,每天要盯电脑,处理很多文件,颈椎就不大好。
年3月,沈大姐的肩颈绷得和石头一样硬,尤其右肩和上臂,更是酸痛不止,手指也疼痛麻木,弯曲、伸直都力不从心,连拧毛巾都困难了。
沈大姐以为自己是风湿,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没什么异样,才想到可能是颈椎坏掉了,—拍片,确诊了颈椎间盘突出。
医生说她蛮严重的,要手术治疗,家里人不同。爱人说:“你要想想哦,脖子这么高的部位,弄不好要高位截瘫的。”沈大姐本来就犹豫,这一听,更动摇了。
医院一出来,大姐就到处打电话求助。有位老同事听说她的情况,就介绍她找陈医师,说自己看过腰椎病,恢复得不错的。
找到陈宗皋医师诊室,仔细望闻问切后,陈医师判断,沈大姐是寒湿困阻,给予散寒除湿之方剂,再配合雷火灸、针刺等外治手法,并嘱咐她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再受寒。
一个半月治疗了18次,沈大姐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我算是逃过—劫,右手到现在没复发过。
张女士年纪轻轻得了滑膜炎
膝关节肿得像发面馒头
张女士,40岁,偏胖。年前,她膝关节肿痛,仗着年轻,想忍一忍。但过了个把月,肿得像发面馒头了,走路也困难,医院就诊。
医生一诊断,滑膜炎、关节腔积液,就建议她住院手术。张女士一想,婆婆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去年发得蛮严重,左腿从上麻到下,保洁也做不来了,后来中医冶疗的。赶快打电话,婆婆告诉她是陈宗皋医师治的。
到了陈医师诊室,结合张女士面色苍白,口唇暗,舌淡胖红、脉沉弦细,还有胃口差、手脚冰凉、便溏、尿频等情况,辨证为“血失于濡,寒湿痹阻”,子以益津血散寒湿、通经络之方剂,同时配以针灸外治。
内外双管齐下,半个多月下来,张女士现在上下楼梯、去菜场买买菜、回家洗衣服烧饭,都没啥问题。“陈医师说,我还要坚持个把月,才好当正常劳力用,不过现在人舒服了,我也就不心焦了。
3月4日-4月3日,陈宗皋医师在汤养元国医馆坐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病等引起的各种疼痛,每周送出30个专家号。
坐诊时间:每周二、四全天,周日上午。
有需要的朋友,可拨打电话报名。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