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低头族”出现以上表现时,医院诊治。
1了解检查项目检查项目主要有颈椎的X线片、CT和MRI(即核磁共振)。
很多人认为,核磁共振比CT、X线更“好”。其实不然,不同的检查具有不同的侧重,不可相互替代。X线能看到颈椎的大体结构,特别是生理曲度,观察有无韧带钙化、骨赘等,这是MRI所不具备的。MRI能够清晰分辨椎间盘、神经、血管以及颈椎周围的很多软组织结构。CT可以提供骨头方面的细节信息。各项检查在诊断中相辅相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一种或多种检查方式。
2了解术语各项检查做完之后,即可以得到检查所给出的结果,即检查报告。报告中常会出现一些术语,如颈椎退行性变、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骨质增生、*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骨化、椎间盘突出等。那么,“低头族”该如何解读这些术语呢?
⑴颈椎退行性变。就是“老化”,就像人的头发一样,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变白,而且每个人出现白头发的年龄也不一样。人一般到了30岁以后颈部都会出现一些退变,尤其是经常低头工作的人。颈椎骨质增生、*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骨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都是颈椎退变的表现。
⑵骨质增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骨刺”。对于骨刺,患者不需要过于紧张,这其实是颈椎失稳后的一种保护性的改变。在人体上并没有真正的“刺”刺入身体而引起疼痛,所以,不需要专门去治疗骨刺。有很多老年人骨质增生达到惊人的程度,但并没有任何症状。
⑶*韧带的肥厚、后纵韧带骨化和椎间盘突出。*韧带是位于颈椎椎板间的韧带,后纵韧带是连接脊柱椎体后部的纵向韧带,椎间盘是位于椎体间类似“垫片”的组织,都起到稳定颈椎的作用,然而这种增厚、骨化及突出会占据部分椎管空间,其对脊髓的影响与患者自身椎管发育情况相关,假如颈椎管本来就窄的话,就会造成脊髓受压而产生相应的症状,此时就可能出现颈椎病相应症状。这就好比有一家人住着一个大房子,很宽敞,如果买一个大柜子放家里也不会觉得特别拥挤。而另外一家,却住在一个小屋里,再买一个柜子就会出现拥挤不适的问题。
3谨遵医嘱正常人的颈椎并不是直的,而是存在向前凸出的生理曲度,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导致颈椎曲度变直,引起椎间盘压力增大和椎旁肌肉紧张,这是颈椎病的一个预警信号,如果不加以干预,将来很可能发展成严重的颈椎病。
单纯根据颈椎影像学检查报告的结果往往无法真正判断病情,因此就医咨询时,务必带上影像图片,而不是一纸报告。除了相关症状和检查,医师对患者的查体结果也有许多提示意义,所以,脊柱外科的专科医师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后方可确定有无颈椎疾病,并对症治疗。
如果您看到本文,请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喜欢我们,请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