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讯“我被右手麻痛折磨了十来年,没想到这里一次手术就解决了。”在医院脊柱创伤二区,来自河源的患者袁先生高兴地说。
袁先生因右手疼痛、麻木,下肢行走不稳十余年,被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先天性颈椎管狭窄,多处求医无果。辗转来到暨大附一院就医,该院副院长李志忠教授通过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成功的解除了袁先生的病根,术后一周,袁先生就轻松行走出院了。
钳夹型颈椎病前后压迫脊髓神经
今年54岁的袁先生来自河源,10年前因为颈椎间盘突出,袁先生就出现右上肢疼痛,麻木的症状,医院进行手法治疗。近几年,袁先生的病情逐渐加重,走路都一瘸一拐,于是医院求治。
经检查发现,除颈椎间盘突出外,袁先生还合并有节段性骨赘形成,先天性颈椎管狭窄的情况。当时医生说要分两次手术才能解决他的病症,由于对于手术的恐惧及术后疗效的担忧,袁先生一直不愿接受手术。
今年9月,袁先生了解到暨大附一院李志忠教授擅长微创治疗颈腰椎疾病,于是慕名前往就医。经检查发现袁先生的病情比较复杂,特别是脊髓神经前后都受到压迫,属于明显的钳夹型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多发病,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因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而出现上肢疼痛麻木乏力或下肢麻木、乏力甚至瘫痪等症状临床表现。”李志忠解释,对于需要手术的颈椎病患者,常根据压迫的来源而选择手术方式。
显微镜下手术一次性除去增生骨赘
对于前后方都有压迫的患者,传统的手术方案是做两次手术,分别从前方和后方减压。两次手术对患者及家庭而言,会造成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那么,这种类型的颈椎病一定要两次手术吗?
经过李志忠团队讨论后,他们决定从后路手术,通过显微镜下微创手术,一次性解决脊髓前后压迫的问题。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9月中旬,李志忠带领团队为袁先生手术。术中发现,袁先生增生的骨赘挤压神经根离并形成粘连,肉眼下根本无法区分神经根及骨赘的边界,但借助显微镜的放大作用,可清楚分辨二者的边界。
此外,很多在肉眼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会被忽略的压迫在显微镜镜下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整个手术不仅更精细,而且效果更彻底,也更安全。
李志忠的团队在显微镜下精密配合,从后路去除来自椎管前方的增生骨赘,解除其对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压迫,最终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效果满意。术后第二天,袁先生患肢就不痛不麻了,双腿明显有力了,术后一周康复出院。
椎管狭窄首选微创精准安全有效
“脊柱外科手术相对较深,即使少量出血就会造成视野不清楚,从而容易在手术过程中造成神经损伤,同时因为视野不清晰,对较复杂的腰间盘突出病变或椎管狭窄等病变进行手术时较困难。”李志忠说,显微镜下的微创脊柱手术是将显微镜下操作技术与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技术相结合,弥补了脊柱外科手术的不足,使手术切口更小、视野更清晰、手术更精确和更安全。
李志忠介绍,该技术是在手术显微镜放大数倍至数十倍视野及冷光源清晰照明下应用显微器械进行精细操作的一门高精技术,其特点是经光学放大后视野清晰,显微镜下术者的手术视野是真正的三维放大视野,没有盲区,并且视野的角度和放大倍数、显微镜下的光源范围和亮度均可根据手术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在高清晰视野下,手术医生可以准确判断组织结构,直达病灶,手术器械的精细也有利于其在镜下操作时减少对神经根及周围小血管的损伤,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因手术创口小,术后患者仅需卧床1-3天左右即可下床活动,大大缩短了住院和康复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
李志忠表示,显微镜下微创脊柱手术是目前治疗椎管狭窄的首选术式,被国际脊柱神经外科医生公认为最安全的手术方法,医院开展。
专家简介
李志忠
医院副院医院(医院)院长,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创伤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常委兼腰椎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会微创外科学组成员;中华康复医学会广东省脊柱脊髓损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中南六省专业委员会常委。
擅长颈椎病、腰椎疾病、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的诊治,尤其在微创领域(显微镜或椎间盘镜)采用微创技术治疗颈腰椎退变性疾病丰富的经验;在脊柱侧弯矫形、脊柱结核、肿瘤的治疗,微创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转移瘤,颈椎和腰椎前、后路减压与固定手术具有很高的造诣。
在国内外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医学专著3部。
□记者朱斌通讯员张灿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