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拍完核磁后,经常会见到报告单子上写有这样的字样“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游离……”,患者前来“腰椎间盘突出还好理解,剩下的这些是什么意思?很严重吗?要不要手术呢?”。邀请医院骨科脊柱病区李晓祥博士说给你听!
骨科脊柱病区李晓祥博士点评:
患者在进行腰椎的核磁共振检查时,会看见核磁共振报告结果上描述有“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甚至是游离”,这些词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腰椎间盘出现明显病变的患者,我们什么时候进行手术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前面也反复的提到过,影像学的检查结果提供的是定性的参考依据,但是我们更
一种是绝对适应症,当患者出现某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建议患者尽早手术,没有保守治疗的意义和必要,保守治疗可能会让患者丧失更多的功能。这种情况有: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大、小便的功能障碍,会阴区的麻木,男同志存在勃起功能障碍等。另外一种情况是运动功能的障碍,比如说患者出现了小腿的无力,足下垂,踇指背伸无力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我们就会建议患者尽早手术。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相对适应症。患者有手术指征,但它是相对有弹性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反复发作,比较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可以通过接受手术来显著的改善工作和生活状态。
需要强调一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速,以至于我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外科治疗技术越来越微创。在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其实相对适应症是越来越宽的。也就是说,有越来越多的腰椎间盘患者适合早期手术。这种结论不是某一位医生刻意地放大了适应症,而是有确切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尤其是在那些年轻的患者身上,其实早期接受外科的治疗,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从社会效益上来说,也能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
简单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一个患者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痛或下肢的放射疼痛情况,或许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这个保守治疗可能长达3个月、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症状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患者可以继续工作,但相对以前的工作状态,很多的工作内容已经不再能承担,后续的很多年患者都有可能持续地存在这种状态。而这种患者在比较早期的时候就接受手术治疗的话,可能就能够更早地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承担更多种的工作,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我们就更积极的建议那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的患者早期接受手术治疗的重要原因。
执业经历:毕业于第四*医大学八年制临床专业,临床方向为脊柱外科学。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美国哈医院博士后研究。
医院骨科脊柱病区
预约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