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颈椎术后第一天
大家一起来找找手术伤口在哪里?
“颈部疼痛、发僵”
“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
“上肢沉重无力、握力减退”
......
这些颈椎疾病的症状
常困扰着我们
来自山西太原的刘先生
因颈椎疾病,痛不欲生
“左侧颈肩后、左手臂部放射性疼痛!”
“只要一抬头,肩胛部就疼痛难忍!”
左手臂部的麻痛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夜间更明显——服药也只能睡几小时
几个月下来,刘先生日渐消瘦,精神萎靡……
医院看过他片子的骨科医生都要求他做开放手术,需要固定融合3个颈椎节段,创伤大和风险大且留疤很长,这让刘先生犹豫再三。
偶然的机会,有位朋友推荐他——“医院可以做微创手术,恢复时间快,风险小,且留疤小,病友的反馈和评价都很高!”
于是春节前他只身飞到上海求医。
脊柱外科顾昕教授接诊患者
顾教授仔细的检查了刘先生的颈肩和手臂,研读了影像片子,很肯定的对刘先生说:
“您的颈椎虽然增生节段很多,但颈6-7节段明确有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与症状相符合,可以做微创内镜手术。为了更精确的诊断和预估疗效,术前会做一个颈椎神经根阻滞来明确责任节段。”
刘先生住院五日记
day
1
第一日?入院?完善术前检查
day
2
第二日?颈椎神经根阻滞明确责任节段
细针穿刺,定位!医生注射了一点麻药,“疼痛离开就缓解了许多!”
day
3
第三日?颈椎后路内镜手术
·手术用时1个多小时,
·醒来已经完全感觉不到疼痛了!
day
4
第四日?病房内自由活动
戴着颈托起床就可以自由活动,“困扰半年多的痛苦彻底的消失了!”
day
5
第五日?出院回家
回家过年。
过年啦~
springfestival
出院前,顾教授殷切的关照他:“您的颈椎疾病是由于长期伏案低头工作造成的,虽然现在病症完全消失了,保持健康的颈椎姿势,充分放松和休息是避免颈椎病再发和加重的关键!”
相比与传统手术,颈椎内镜有什么优势呢?
1
术中视野佳
该技术采用冷光源照明,且可放大成像,有利于术中操作。纤维内窥镜手术视野清晰,对于椎间盘突出。外侧黄韧带局部肥厚以及椎间孔狭窄的颈椎病患者均适用。
2
手术创伤小
内镜下仅在关节突附近磨除少量骨质,对颈椎骨性结构的破坏微小,保留了颈椎骨性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不需要附加融合或内固定手术。
3
术后并发症少
相比传统手术,微创内镜手术不会破坏正常解剖结构,对颈椎前方组织的剥离与牵拉少。因此颈椎活动度影响很小,不会造成术后颈部僵硬、无法低头和吞咽不适感,并且没有体内金属内植物的干扰,越来越受到脊柱外科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4
恢复时间短
该术式保留了手术节段的运动功能,术后即可下床自由活动。相比与传统手术,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5
美观
颈椎内镜手术仅在患者颈部遗留5-7mm的手术切口,比传统手术动辄几厘米的切口要美观许多。
第一张图片的伤口在这里,您找对了吗?
最后,顾教授教您如何预防颈椎疾病
1.做好颈部保暖
有颈椎病史者应用围巾、披肩等做好颈部的保暖,避免颈部受凉。
2.纠正不良体位
睡觉时头颈放于合适的位置,一般来说,头颈保持自然仰伸位最理想,避免枕头过高或过低。
平常工作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和以一种姿势长时间用电脑或手机等。
3.进行颈部功能锻炼
适当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包括头颈前屈、后仰、左右侧屈、左右侧旋等动作,动作要缓慢、到位。
本地患者也可以通过在本院康复科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
地点:门诊楼三楼骨科康复训练一体化诊区。
脊柱外科简介
医院脊柱外科目前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专业之一,是上海市重点专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起以颈腰椎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畸形、脊柱骨折等脊柱疾病为诊疗特色。年上海交通大学脊柱微创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微创研究中心将建设成为国家级脊柱疾病微创治疗高地、人才培训基地及产品研发基地,学科发展实现新突破。脊柱外科除了全脊柱领域的常规手术之外,还重点开展了颈椎内镜、腰椎内镜减压和镜下融合手术,单侧双通道减压/融合手术(ube)、微创通道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midlif、olif等)及数字化导航辅助的各类精准微创(如synergyolif、olif等)手术。拥有环境优良、设备齐全的数字化手术室,以及电生理监测、eos、术中o臂、导航等尖端设备和相应技术。
专家简介
顾昕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国内著名的脊柱微创专家,是国内开展脊柱微创尤其是椎间孔镜手术经验最为丰富的医师之一,在脊柱微创手术解剖、理念和医师培训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年主编国内首部脊柱内镜专著《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规范了脊柱内镜标准定位穿刺方法。多次赴德国、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地学习脊柱及微创技术,为慕尼黑sch?nklinikmünchenharlaching访问学者。在国内核心杂志发表20余篇高质量论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2篇。《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及研究》作为核心成员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脊柱微创手术中减少射线暴露及快速定位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作为核心成员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微创工作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中国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联体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老年骨科学会》微创学组委员等学术任职
专家门诊:每周一下午每周五上午
供稿:顾昕
审核:顾昕
校审:戴云
上观号作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