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小精干,其貌不扬,可在他敏捷步伐中透出的坚韧和执着,给病人增添了一份期盼和信心;从医30多年,把每个病人当作良师益友,竭尽所能为他们解除病痛,这是他始终如一坚守的信念;如果不出差的话,每天早上7点前,他会准时来到病房,看望病人,查看病历,组织病案讨论、手术……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他,就是江苏医院大外科主任、骨外科主任徐南伟。
年,徐南伟从苏州医学院毕业,立志成为一名技术过硬、服务百姓的好医生。当时,医院的骨科技术还相对薄弱,医院对接北京、医院:年,与美国医疗中心合作,成立脊柱中心,开展全椎体切除技术,并进行改良,采用铰链式体位下“L”形切口,使手术更安全、方便;年,与美国枢法模公司联合创立“美国枢法模丹历常州二院脊柱外科治疗中心”,其治疗脊柱肿瘤技术跻身国内先进行列;年,与德国Diakonie医院联合成立中德(常州)脊柱外科临床研究中心,每年常州二院都派出2-3名骨科医生赴德进修。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所面对的是生命,就必须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精准施策。”徐南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脊椎肿瘤手术一直是许多骨科大夫的“禁区”。可徐南伟偏偏不信,他说:“要想把脊椎外科发扬光大,高难度手术就一定要做精做强。”去年3月,医院收治了一位上颈椎颈1、2部位肿瘤、中枢神经严重受压的病人。这样的“生命禁区”手术,其凶险程度难以估测,他一边查阅资料,一边利用3D打印技术模拟出肿瘤与周围骨质、血管、神经关系,与团队成员反复讨论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紧急预案。手术开始,徐南伟先将肿瘤的椎管外部分与椎动脉、静脉丛成功分离,然后进入“生命禁区”,细致地将肿瘤组织和脊髓分离以达到完整切除肿瘤,手术大获成功。
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据统计,徐南伟每年的手术量达多台。考验医生的,既是体力,更是脑力和技术。
作为国内脊柱外科领域及脊柱创伤治疗方面的专家,徐南伟已取得30多项骨科领域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江苏省自然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等课题30余项。“原来要2-3小时施行的股骨骨折手术,现在只要半小时。”徐南伟在谈到关节镜手术时说,关节镜外科技术是现代微创外科学中起步较早的一个专门学科,是运动医学和骨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治疗,对关节内结构干扰少,且保留了关节结构的完整性,复位后关节稳定,精确合理且康复快。“随着3D打印技术、数字化医疗、微创、机器人的发展,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徐南伟说,在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领域的治疗上,他们率先在省内开展了颈椎间盘置换手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棘间动力装置植入等一批新技术。
在骨科,徐南伟提出了“骨科拒绝懒汉”的科室精神,营造了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和温馨的工作环境。目前,骨科医生由最初的6人增至现在的60多名医生,大多达到硕士以上学历,20人为博士或博士在读。
年,“徐南伟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年成功创建“常州市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徐南伟所在骨科先后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江苏省青年文明号等称号,徐南伟个人成为江苏省“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江苏省劳模、常州市劳模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