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的正骨推拿法又称四步手法。
一是放松手法;用揉法、按法、拿法、滚法,对病部椎旁边紧张的软组织进行放松(即解除肌痉挛),为正骨手法作准备。
二是正骨手法:选用颈胸腰骶各段的正骨手法中的1-5种手法,纠正椎关节错位,使椎间隙和各椎间的管道康复到有效代偿空间,以解除神经根,脊椎,椎内动静脉及植物神经的骨性损害,加速脊椎病的康复。
三是强壮手法:有分筋法、理筋法,调和阴阳法,选用弹拨手法,拿捏手法、推擦手法,拍打手法和点穴法,内脏病症者用捏脊疗法,消除椎旁软组织的筋结、肿胀,改善血循环,促进脊柱力学失衡的康复,对正骨手法后的疗效巩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步痛区手法,可选用揉捏法、抚摩法、搓擦法、点穴法。叩打法、震颠法、运动法等、轻症只用第一、二步手法,病程长,病情较复杂者,应用完善的治脊方案,采用四步十法系统性治疗。
正骨推拿手法诀。
关节错位需要正骨“动中求正”是要诀
肌肉放松勿对抗,切忌粗暴伤病人
“定点、动点”选得准,椎间狭窄加牵引
关节开合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
小关节错位复位机理
生理功能:病理变化(X线片
伸屈运动:前后滑脱式锚位
(侧位片:椎体后绦联线中断、成角、反张)
正骨手法:推正法。
侧屈运动:侧弯侧摆式错位
正位片:椎体棘突
勾突、排列侧弯侧摆。正骨手法:搬正法。
旋转运动:左右旋转式错位。正骨手法:摇正法
伸屈运功时暴力损伤:倾位仰位式错位(侧位片:除中断、成角、反张外可见椎体倾、仰变化。
正骨手法:牵引正骨法、胸腰骶椎牵抖冲压法等。
复合运动混合式错位:综合上述变化。
多关节错位:一种错位类型发生在多个关节处。
多关节多型式错位:二种以上错位类型发生在多个关节处。
老年性脊椎退行性变化椎间盘变性分三期。
一、早期:椎体轻度骨质增生椎间失稳期。
二、中期:椎体中度骨质增生椎间失稳期。
三、晚期:骨桥形成椎间重新稳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