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内家拳的内力,以意导气,运气化力,力若水,可柔可刚,发力以腰胯带动丹田之力,外发于四梢,老师说丹田是身体的中心点,丹田之力催发外放,就是攻防技击!刚学两天,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请指正!——学长留言
01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好处,使学长越来越喜欢练拳,并且越练越带劲,越练越得劲
心能静,则清欢能够氤氲升起来。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要深深根植在内功深厚的基础上。练拳伊始就重视基本功,这样默默耕耘三年,就能有些许成就了。太极拳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
内气能够练出来,能够明显感知到,稳定感知到,则人的身心会得到明显改善。身体什么时候会感觉很舒服呢?就是气血畅通,经络畅通的时候。内劲能够练成,生活也会变得更加有趣。很多学长发现自己好多年的老毛病不见了,也许别人不在意,自己心里面别提多高兴了。#太极拳#
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好处,使学长越来越喜欢练拳,并且越练越带劲,越练越得劲。自己会经常拿出闲暇时间来练拳,并逐步使”用腰“的方法形成习惯。腰和丹田能说上话,内气氤氲升腾,渐渐能够节节贯穿。夏天天热时,流的汗也是清爽的。
02因为练拳舒服,关于太极拳的所有相关文化都会比较感兴趣
太极拳练到内气氤氲的时候,需要用意来导引内气,自此渐渐明白传统哲学的深意。也渐渐明白太极拳和传统哲学的关系,这时候爱屋及乌吧,因为练拳舒服,关于太极拳的所有相关文化都会比较感兴趣。
老实说,内气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听话,需要花很长时间去驯服。意和气也是一对阴阳,这方面的内容应该是初学者的一大关。不好讲,看不见,难以体验,很多人练几个月也就离开了。
通过意气合一的练习过程,慢慢发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认到了,就会承认其相关哲学方面的正确性。最有趣的是思维观念的转变,神意气都是无形无象的东西,从这里生出内劲来,体悟到无中生有的过程。
03通过习练太极拳,把握内劲,也会引发学长对虚灵的思考,对生命奥秘的探索
通过习练太极拳,把握内劲,也会引发学长对虚灵的思考,对生命奥秘的探索。自己无从下手的时候,先贤的文章往往会带来很多的启发。练拳朝夕不辍,过个十天半个月就能取得身心上的进步,这种进步多多少少都能让学长感到醍醐灌顶,很开心。
一旦有较大的突破,感觉就能进步一层,舒适感增强了,协调能力提高了,学长忽然发现自己体内竟然还有潜藏许多的能力,值得小小惊喜一下。真气生成,正邪不两立,体内就会有找病祛病的事情不断发生,会有许多莫名的困苦和痛楚发生。
自己要保持明觉,清楚这是练拳带来的正常反应即可,切不可轻易敲响退堂鼓。这也是对人心志和智慧的考验,一定要过关啊。最终要向虚灵上练,心静养神,炼神养灵。站桩进入境界,渐渐会虚化自己,彷佛自己融入虚空,就剩一双脚留在地面。
04很多学长练功练的开心,审美也在不断提高,喜欢极其优美的曲子,看自然风光陶冶情操
练拳不仅仅是修身,更重在养性,为了身心安康,多行善,化解习武带来的戾气,人的能量越大,越要善良,宽厚仁慈,乐于助人。很多学长练功练的开心,审美也在不断提高,喜欢极其优美的曲子,看自然风光陶冶情操。
练习太极拳,很多东西悄然发生变化,不练自练,不修自修,比如老毛病的消失,灵感的产生等。就连看人练拳,也渐渐能略懂一二了。比如起势,看某人起势一打,就知道此人功夫大概如何。行家看门道。
起势中,同样包含了太极拳所有的要点和要领,内里周天要巡行一周。先松沉到脚,内气由身后上行,力贴脊背,含胸拔背,形成背弓,以身带手,将手臂提至与胸同高位置即可。
05一趟拳下来,周身经络打通许多遍,周身疼痛的老毛病自然无影无踪
脊柱对人的健康影响实在太大,学长务必重视,比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问题等困扰了许多人。练习太极拳,哪怕是起势的动作,也锻炼到脊椎,以命门为中心,让脊椎节与节之间上下对拉拔长,把肋间的小肌腱也松开拔开了,舒服感前所未有。
很多人生活了几十年,也没有体验过这么舒服的感觉。练太极拳能带来很多神奇的体验。手臂向外掤起来,再向内收回下捋,内气沿任脉下行,如滑滑梯般一松到底,气沉丹田。内气后升前降,实现了一个循环。
懂得太极拳之人,不会用肌肉的力量去抬起手臂,而是用内气催动,力贴脊背,腰肩肘手依序传递,手上不挂力,肩肘手都是放松的。起势练到家,其它动作自然能够融会贯通,不同的招势打通不同的经络。一趟拳下来,周身经络打通许多遍,周身疼痛的老毛病自然无影无踪。
前期文章:
因为随时随地可以习练太极拳,时时处处可以品味清欢,多么快哉
把握住了丹田气,开启神奇的时光,才明白人原来还能过得这么开心
为啥有的学长每次练拳如痴如醉,收效甚佳,就是精神专注的结果
拳练至此境界,胸中空旷舒畅,丹田充盈,正好比那海阔天空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