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年03月26日05版)
3月26日,《光明日报》以《把公交车看作会移动的客厅》为题对青岛公交集团驾驶员矫立敏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图为矫立敏(右一)在与技术工人交流修车技术。资料图片
矫立敏(右)在教授徒弟开车技术。资料图片
公交车稳稳前行时,人们不会特别留意驾驶员的存在。只有在骤停时,全车人随着惯性往前一拥,乘客才会收回看手机的目光看向驾驶员,嘟囔着:“怎么开的。”
作为青岛公交集团的一名驾驶员,矫立敏开车最怕急刹车。
需要刹车的瞬间,一车厢人可能的状态会在他脑海中定格:刚刚起身的老人会摔倒,喝水的人会被烫到,吃雪糕的小孩会被戳到嗓子……这么一想,就不敢急刹车了。
矫立敏把公交车看作会移动的客厅。穿行在城市之中,人们在这里短暂地共处。他作为“主人”,希望“客人”能安然度过这段时间,准时到达目的地。
1.不把乘客耽误在路上
曾经矫立敏是没法这样悠然的。
年,迷恋足球的矫立敏没有考上大学,接父亲的班进入山东青岛公交公司做学徒。“那时候整个城市都没什么车,开公交车很威风的。”他发自内心想学开车。
做了两年售票员之后,他终于有了学车的机会。头车每天早晨4点10分出发,他3点半就到了。帮师傅打水、冬天重新给水箱放热水、检查机油、敲轮胎、打扫车厢,是出车前的例行程序。
那时候的矫立敏说不出“客厅”这样的比喻,“最初是15米长的‘大通道车’,到处走风漏气,一刹车连接两节车厢的‘风琴’就飞灰尘,一天下来男的女的脸上都‘长胡子’;方向盘是机械式的,得站起来打,冬天车没热起来的时候挂挡要用两只手,一天下来累得只想躺着睡觉。”
头几年,他开的10路线是青岛李村到沧口唯一的一条线。“是黄金路线啊!”矫立敏说,“一路上要经过橡胶厂、纺织厂、大集……还有客运站,每天车都爆满。当时最高票价一张5毛钱,两个售票员一天能卖多元的票。”
乘客多,压力大,要准时出现,准时把乘客送到站。偏偏怕什么来什么。回忆起刚独立出车的一件事时,脸上总带着笑意、声音有些低沉的矫立敏“哎呀”一声,声音高了起来:“当时正是接近早7点半的高峰期,路口红灯我停了车,绿灯以后启动了三次没启动起来,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非常紧张,满满一车人急啊,都要上班。我底气不足,只能试着擦擦分电器触点,还好车打着了。一共用了三四分钟,我的脸通红。”他解释,那时候没手机,车出了故障只能让其他路过车辆捎信给抢修人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
他不允许自己将乘客耽误在路上,决心掌握基本的修车技术。他买技术书籍,不断更新知识,一下班就往抢修人员身边凑,问部件的工作原理,出了问题是什么感觉……积累久了,他掌握的技术比维修人员更全面。车,一次也没有抛在路上。
2.油是一脚一脚省出来的
年,矫立敏换了路线,成为路的一名驾驶员。
这条路线连接青岛南北,经过李沧区、崂山区、市南区、市北区四个区,单趟接近20公里,高峰时段往返一次往往要用3个多小时。
车辆多了,交通信号增加了,路面情况更加复杂,当一切都在更快速前进,公交车反而慢了。
青岛的路多用各个城市的名称标识,坐在车上仿佛在中国地图上游走。矫立敏没这份心思,他对这些路的标记就是堵不堵,“福州路有时候堵得就像停车场,香港中路几个信号灯都过不去……肯定不能及时返回,遇上高峰期,人多车挤,几乎刚回来就要马上走,没法按时吃饭。”长达三个小时的车程里,矫立敏没法上厕所,他尽量不喝水。因为久坐不动,“有时候到终点站都有点站不起来”,矫立敏说,胃病、腰椎颈椎问题都是驾驶员的常见病。
姿势虽然不动,但矫立敏脑海中在处理很多事情。
路车沿途要经过6座立交桥,22个信号灯,11个转弯路口,信号灯的周期比较长,香港中路一个信号灯有秒,经常塞车,作为驾驶员,矫立敏要合理分配时间,才能既安全又准时。
这些路在他眼前过了成千上万次,“哪里有坑,哪个井盖不好都知道”,很多反应已成本能,但矫立敏仍然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开车没有没危险的时候,最主要是判断非机动车、行人的动向。”
冬天是需要格外留意的季节,因为容易有结冰路段。“行人、自行车、摩托车都有摔倒的可能,不能跟太近。公交车的安全距离和别的车不一样,要放出防止乘客车内伤的反应距离,不能急刹车,而且公交车惯性很大,从反应过来到真的停下几十米就出去了,车外的交通参与者会很危险。”矫立敏说。
他付出了大量心力的第二件事是节油。青岛公交集团始终提倡节能降耗,矫立敏积极响应。“为国家节省资源,还减少尾气排放,这么好的事,我作为年就入党的老党员,应该多带动周围同事。”他笑着说。
油是一脚一脚省出来的。年,青岛公交车由汽油车换成柴油车,对于驾驶员来说是新事物,“打火方式都不一样”。矫立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研究,上坡的时候、拐弯的时候、遇到信号灯、上了立交桥……不同情景他反复实验,结合自己的路线,哪里信号灯短不能加油冲过去、什么时候可以滑行着、怎么减少制动,他都记在心里。看起来不起眼的动作他开出去一趟就要做成百上千次,一年下来能省多公升油。
他还研究整理出了中冷柴油机的操作方法。过去车辆冷起动后,发动机需以转/分钟的怠速热机10分钟左右,矫立敏结合线路柴油机型的特点,大胆将发动机转速提高到转/分钟,这样待机时间缩短为5分钟,既防止了喷油嘴堵塞,又节约了燃料。他还通过提前1分钟润滑、延迟2分钟熄火的操作方法,保证了发动机增压器保持良好的润滑条件和正确的冷却时间,延长了增压器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他所驾驶的车辆增压器创造了使用10余万公里无故障的记录。
3.千变万化中总有些不变
车轮滚滚向前,公交车从汽油车换成柴油车,现在用天然气、电力作为动力,革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青岛的公交线路从矫立敏刚上班时的30多条到现在超过条,“小区建在哪里,公交就开到哪里”,地铁的出现也分担着人们的出行需求。
矫立敏从“小矫”变成了“老矫”,再成了矫师傅。他从自己钻研驾驶技术、修车技术、节油技术,到跟感兴趣的同事传授,再到系统地总结为可以普遍推广的《新型公交车操作规范》“矫立敏工作法”等,矫立敏有了自己的技术课堂,每年有针对性地培训新人。年他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年,矫立敏进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开始了30多年前失之交臂的大学生活。
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一切向前,但千变万化之中也有一些不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为原料涨价、体制落后等原因,矫立敏所在的青岛公交集团亏损大负担重,很多驾驶员选择了离开。矫立敏也收到了不少邀约,“有人找我去开进口集装箱车,待遇优厚,签三年合同,给五万元安家费,每个月0元工资,我没去。”为什么呢?“企业培养了我多少年,工资也不低,我还是觉得应该专一些。”
进入新世纪,集团完成改制,待遇好了起来。矫立敏仍然和刚开车时一样,看轮胎、检查车辆外观、看发动机线路,热车的空当,看看车内扶手结不结实、标牌掉没掉,发动机热起来,签好路单,就出发。
在矫立敏看来,开公交车是一项带着公益性质的工作,产品就是服务,“既要让乘客尽量准时安全到达,也要微笑服务。每天遇到几百位乘客,什么人都有,肯定会有受委屈、生气的时候,但是公交车驾驶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开车的时候不能带着情绪”。
有出车,就有收车。
摸了25年方向盘后,矫立敏成为青岛公交集团李沧巴士有限公司保修厂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开始全新的路程。矫立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