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变性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威高骨科创新不断引领行业发展,打造国际一
TUhjnbcbe - 2024/4/6 15:06:00
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7.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方证券,刘恩阳、裴晓鹏)

一、骨科领域国产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1.1、国内领先的骨科医疗器械提供商

公司自成立以来深耕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拥抱骨科高端产品国产替代和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而稳健增长。公司是国内首批进入高端植入骨科医疗器械领域的厂商之一,高度重视产品的更新迭代,在植入性骨科医疗器械领域不断加强研发投入,根据市场趋势和临床反馈推出满足市场和患者需要的高性价比产品。公司已成为国内骨科植入物领域产品种类齐全、规模领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截至年底,公司及子公司拥有第I类产品备案凭证项,第Ⅱ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1项,第Ⅲ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83项。

公司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人本科技的研发理念,加强医工结合,致力于打造威高骨科平台企业,坚持一体化、平台化业务布局。年,威高骨科有限成立,公司设立之初,产品布局主要为脊柱类、创伤类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定位国内中高端市场。年,公司收购北京亚华、健力邦德,增加了关节产品线,并对脊柱和创伤产品线进行了有效扩充,产品布局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全面覆盖了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主要门类。年9月,公司收购威海星医疗,完成对高端关节类产品的全面布局。从股权结构来看,公司股权集中度高,威高股份、威高国际、威高集团、威海弘阳瑞合计控制公司80.8%,实控人为陈学利先生,其通过控股威高医疗控股间接合计持有21.5%的股权,对公司生产经营具有重大决策权。

公司作为威高集团下骨科领域平台公司上市,此外,威高股份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年底威高血液启动IPO辅导,集团全面覆盖低值耗材、医药流通、骨科、血液净化、心内耗材、药品等多个医疗板块,“威高系”板块蓝图广阔。公司背靠威高集团,拥有上游材料研发能力,也具备底层技术创新基础,此外,在下游渠道和客户方面也具有显著协同效应。受益于国内骨科行业需求旺盛、进口替代、行业集中度提升等趋势,公司作为国产平台型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从子公司布局来看,公司始终坚持高端品牌的定位,产品质量对标进口高端品牌,为临床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产品种类齐全,长期以来不断改进材料和加工工艺从而提升品牌,坚持多品牌经营战略,目前公司通过母公司和四个子公司拥有“威高骨科”、“威高亚华”、“海星医疗”、“健力邦德”和“明德生物”五大品牌,形成了以中高端市场为主,兼有经济型市场多方位覆盖的品牌格局。行业领先的品牌形象,将进一步帮助公司在未来的客户开拓、业务投标中取得有利地位。

管理团队深耕行业多年,股权激励助力未来增长。公司管理层以董事长弓剑波为核心,核心团队成员均有多年骨科从业经历,行业经验丰富,管理能力有目共睹,其中研发核心骨干有6名,均为在脊柱、创伤、关节等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经验丰富、创新能力极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年公司推出管理人员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为卢均强、邱锅平等核心管理人员,解锁条件为-年四年间每一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助力未来增长。

1.2、产品全面布局,经营数据持续向好

公司产品主要以中高端骨科植入物为主,同时充分覆盖了经济型产品市场,已在全国范围内超过1,家医院广泛应用。公司是骨科植入耗材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产品覆盖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及骨科材料等领域,是国内骨科产品品类齐全、规模领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从营收结构来看,公司脊柱、创伤、关节三大主业务贡献超过90%的营业收入,脊柱占比更大,接近50%,公司通过多年积累在技术研发、营销及品牌、产品质量等方面竞争优势显著,三大业务实现稳健增长。

公司经营数据持续向好,营业收入端从年的9.06亿元增长到年的21.54亿元,CAGR为24.18%,保持快于行业增长趋势。受疫情影响,H1实现营业收入11.05亿元,同比+0.9%,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生产经营有序恢复,单二季度增长快速,后续有望重回增长快车道。盈利端表现更为强劲,归母净利润从年的2.03亿元增长到年的6.90亿元,CAGR达到35.84%。综合毛利率处于稳步提升态势,其中脊柱业务较为成熟毛利率较为稳定,关节业务通过改善产品结构占比不断提升盈利质量,后续有望保持稳定。

二、骨科高值耗材行业发展方兴未艾,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1、骨科高值耗材有望保持较快发展的趋势

国内骨科高值耗材行业具备长期发展潜力,主要受益于1)骨科疾病是典型的老年病,骨科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大幅提升,国内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而需求不断旺盛;2)人均医疗支出增加和医保覆盖支出增加,民众健康意识提升带动就诊率不断提高;3)骨科植入物材料的处理和加工不断成熟和普及,骨科手术渗透率不断提升,下游需求不断攀升;4)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相关医生数量和执业能力不断提升,根据《中国健康卫生统计年鉴》,-医院的执业医师人数从人增加到了人,医院入院人数从53万人增加到万人。

因此,未来骨科植入物市场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根据标点信息网相关数据,-年国内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由人民币亿元增长至亿元,CAGR为17.03%,预计年将增长至亿元,-E年CAGR为14.51%,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从细分市场来看,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市场一般可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及其他,而不论从国内还是全球来看,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为主要的细分市场,合计占比较高。国内与海外欧美等国家相比,整体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较晚、尚未开发成熟,全球整体关节类产品占据较大份额,创伤类相对占比较小,此外运动医学、骨修复材料等占据一定的份额。随着国内居民医疗支付意愿、消费能力和高端骨科植入物接受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关节类和脊柱类产品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其他新兴赛道也有望获得良好的发展。

从技术水平来看,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市场壁垒较高,对于研发投入和积累要求极高。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本密集,且需要符合人体的骨骼结构和长期停留在人体内,安全性要求也很高,因此这对于植入物材料、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要求较高。

2.2、骨科行业仍有许多未满足的需求,创新大有可为

国内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骨科行业长期需求旺盛,不论是存量渗透还是增量创新,均有许多未满足的需求,亟待国产龙头企业发展。一方面,国内骨科患病率不断增多,但整体骨科手术治疗渗透率仍然较低。从脊柱领域来看,退变性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逐渐呈年轻化态势,根据《颈椎病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为19.2%,29.1%的中小学生因为学业紧张存在颈椎异常,此外,脊柱骨折、骨质疏松、脊柱畸形、感染及肿瘤发病率仍然较高,严重可导致残疾。从关节领域来看,目前人工关节仍有较大开发空间,是三大成熟植入物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环节。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的数据,年中国人工全髋置换手术43.73万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24.93万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1.12万台。而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学会数据,年美国已有37.08万台髋关节置换手术和68.02万台膝关节置换手术,考虑到中美两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差距,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

另一方面,国产产品普遍创新不足,骨科疾病领域仍有许多问题未被解决,创新进展大有可为。首先,产品的本土化设计和创新手术术式不足。我国骨科行业产品最早来自海外,且当下市场份额仍被外资所占据,所以目前大部分骨科产品和手术术式大都是按照海外标准进行设计,但亚洲人骨骼结构、特点和欧美人确实存在微小的差异,年龄结构、患病类型、体质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随着国内医生手术经验不断积累,手术量加大,临床需求不断增多,效率更高、更适合国内手术特点的产品和手术术式将会持续有创新需求。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创新难度大,尤其是在术式更为复杂的脊柱领域和材料要求更高的关节领域,大部分企业多采取仿制或微创新的方式,但这并没有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真正的原创性创新少之又少。而真正原创的骨科产品推出,一方面需要研发人员深入了解临床需求且对骨骼、解剖、病理等深入研究,并且做到紧密的“医工合作”,另一方面研发人员在设计产品时还需要对材料学、设计学人体力学有深入的了解,这就需要具有创新基因且不断保持创新的龙头企业才能做到。

从脊柱领域来看,脊柱手术往往更为复杂且存在手术时间过长、容易引发并发症等问题,创新的需求旺盛且迫切。脊柱不同于四肢、本身具有其特殊性,并有发生脊髓损伤、神经损伤、瘫痪等风险,对手术术式的要求更高。常规的前路或后路手术就历时3~4小时,另外还要花2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准备、定位和苏醒,这对于脊柱有较大侧凸角度、损伤节段较长或年纪较大的患者极为不便。此外,脊柱开放式手术创口较大,相关并发症和术后恢复问题较多,例如年国际脊柱研究学会曾公布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5%。为了减少手术创伤,微创技术在骨科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微创技术主要包括穿刺技术、经皮技术、通道技术、内镜技术、显微技术等,为不同疾病提供新的选择,实现了手术时间缩短、创伤减少、并发症减少、医生学习难度降低等多重益处,医患认可度不断提升。但由于脊柱类疾病成因多样、种类繁多,微创技术仍处于不断创新和改良过程中,创新需求仍然旺盛且迫切。

从关节领域来看,人工关节在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方面更为复杂,尤其是膝关节的产品结构上往往考虑股骨髁与髌骨质之间的配合、股骨髁与胫骨垫之间的配合、胫骨垫与胫骨托之间的配合等,国产产品在制作工艺、组织相容性、耐久度、质量等方面等存在差距,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创新仍需不断进行,国产化替代需求旺盛。此外,医学、材料学等行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骨科医疗器械的创新与进步,为改善目前临床痛点和提升手术质量与效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海外骨科巨头普遍开始布局运动医学、骨科机器人、3D打印、组织再生、人工智能、智能植入物等新技术领域,国内外企业均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创新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如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国内手术骨科手术中渗透率极低。相对于传统手术,手术机器人能够基于术中3D图像与2D图像进行手术空间映射和手术路径规划,实现精准、微创的手术效果,同时大幅度降低手术辐射,引导医生按照智能标准完成手术,这使得多种高难度手术的实现成为可能,并且大大缩短医生的培训时间和学习曲线。如3D打印技术使得手术精度不断提高,也使得获取不同尺寸和结构的骨科植入物更为便捷,真正做到患者的“量身定做”,手术植入难度降低、融合度大幅提升。再如人工骨等骨科修复材料,国内企业普遍布局较少,我国骨修复材料临床上一直以自体骨为主,自体骨骨量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临床使用,大量临床需求未被满足,且取骨部分存在并发症风险。近年来,我国自体骨临床使用比例才从年的81%下降至年的62%,但与美国年45%的比例相比仍然处于高位,人工骨技术仍有待创新发展。

2.3、骨科行业整体较为分散,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目前国内骨科医疗器械市场整体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外资巨头仍占据较大份额。以产品注册证为统计口径,年国内骨科医疗器械厂商约个,国产企业约个,整体数量较多、格局较为分散,但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较小,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国产厂商竞争力与海外巨头厂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进口品牌仍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行业整合和集中化趋势日益明显,近几年,以强生、史赛克、美敦力、捷迈邦美为主的大型外资跨国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进行行业整合,强生年收购创伤骨科厂商辛迪思,美敦力年收购中国康辉医疗,史赛克年收购中国创生医疗,与此同时,以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爱康医疗、春立医疗为代表的国产厂商也在快速发展,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从市场份额来看,年国内整体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仍被外资占据较大份额,强生、美敦力、捷迈邦美、史赛克分别占据整体市占率1、2、3、4位。公司作为国产骨头龙头市占率为4.61%,位列整体行业第5位,国产厂商第1位,有望通过产品全面布局脊柱、创伤、关节等各个细分领域,充分满足各层次市场需求,不断加深国产替代和集中度提升趋势,行业市场地位进一步稳固提升。分细分赛道来看,脊柱领域由于术式复杂、创新要求更高,行业集中度更高,关节领域次之,而创伤领域相对技术壁垒低、国产化程度较高,国产企业与外资巨头的份额差距相对更小,集中度提升空间同样很大。公司在脊柱领域、创伤领域布局良久,后续通过控股海星医疗完成对关节领域的细分布局,公司分别在脊柱、创伤、关节领域位列行业第3、5、7位,国产厂商第1、2、3位,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

三、骨科龙头产品线齐全,长期发展动力充足

3.1、产品线布局齐全,优势显著

公司布局完善,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积累,截至年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I类产品备案凭证项,II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1项,III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83项,产品线全面覆盖脊柱、创伤、关节、及运动医学等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细分领域超过种不同规格的各类骨科医疗器械,是国内产品线最完善的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厂商之一。此外,公司持续完善现有产品线,引入“数字化、智能化、微创化”的新技术来拓展产业链,依托“新技术、新材料、新领域”的产品发展战略,打造威高骨科研发创新孵化平台,持续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根据前述标点信息网报告,公司年在整体骨科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市场份额位居国产厂商第一、全行业第五,各细分领域均排名靠前,其中脊柱领域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第一、全行业第三,创伤类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第二、全行业第五,关节类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第三、全行业第七,运动医学类已实现了超前布局,目前已完成对部分外资企业的超越,产品有望不断获得下游认可。

3.1.1、脊柱领域国产绝对龙头,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公司的脊柱业务营收占比近50%,也是国产厂商中的绝对龙头,产品布局完善,主要包括颈椎、胸腰椎的内固定系统(主要为钉棒或钉板形态)和椎间融合器,用于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骨折、脊柱畸形、肿瘤及感染等脊柱疾病的治疗;椎体成形系统(包括球囊扩张压力泵、穿刺工具、骨扩张器等),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等治疗。同整体骨科行业增长趋势一致,-年我国脊柱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由47亿元增长至87亿元,CAGR为16.58%,预计到年国内脊柱类植入医疗器械规模将达到亿元,-E年的CAGR为14.4%,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具体来看,脊柱疾病种类繁多,包括退行性脊柱疾病(如脊椎病、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关节炎、骨质疏松、脊柱滑脱等)、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脊柱前凸和后凸等)、脊柱肿瘤、脊柱创伤(如压缩、牵拉、屈曲等),因此对应产品种类和术式也更为复杂,产品种类丰富且不断创新将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其中,采用椎弓根螺钉和连接棒的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是目前脊柱外科中用量最多的固定系统,约占到国内脊柱外科手术的70%。

公司基本上实现了对所有脊柱治疗产品的布局,早在年,公司成立之初就推出了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SINO),是首批国产脊柱内固定系统之一。年,公司脊柱类产品椎间融合器(PEEK)取得产品注册证,填补了细分领域的国产空白。年,公司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上市,布局进一步完善。公司创新产品层出不穷,高端产品和经济产品主打不同市场,充分满足下游需求。年,公司成功研发Premier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该产品作为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的高医院的广泛认可,销售规模快速增长。

以Premier5.5系统为例,该胸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以国内首创的优势、优异的产品性能顺利进入《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将优先推荐进入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产品创新性主要在于:1)Premier可以通过一套系统解决全部胸腰椎问题,可用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骨折脱位等损伤、椎管狭窄、脊柱弯曲、脊柱肿瘤、腰椎退变性不稳、腰椎滑脱、椎间盘源性腰痛等等胸腰椎疾病。2)并针对前期临床产品存在的问题做了创新性改进,解决了产品切迹过高、钉座解体、螺塞滑丝爆丝、工具匹配不顺畅、质量不稳定的问题。3)在国内率先突破了缩小螺钉座体积、增强锁紧效果等关键技术,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该设计打破了国外垄断,医院的广泛认可。Premier产品获得了国内顶级医生团队的高度好评,也获得了美国FDA的认可,可销售到美国高端骨科市场,与海外巨头正面竞争,也充分证实了公司脊柱领域的产品实力。

除此之外,公司共有8项产品通过美国FDA产品注册、5项产品通过欧洲CE认证许可,其中包括脊柱内固定系统、椎间融合器等创新性脊柱产品,和髓内钉、接骨板等创伤产品,后续有望不断打开国际化市场,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3.1.2、控股海星医疗全面布局关节业务,集采后不断打开市场

公司关节类产品主要由髋关节假体系统及膝关节假体系统组成,主要应用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治疗,涵盖了大部分关节手术所用产品,竞争力呈逐步提升趋势。从关节行业来看,-年我国关节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由40亿元增长至86亿元,CAGR为20.64%,预计到年国内关节类植入医疗器械规模将达到亿元,-E年的CAGR为16.87%,关节类植入医疗器械仍保持细分行业中相对较快的增速发展。关节类植入产品主要以髋关节和膝关节为主。髋关节产品一般包括髋臼头、球头、内衬和股骨柄,球头和内衬一般为标准件,二者配合使用形成关节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创新点相对集中在髋臼杯、股骨柄及髋臼杯与内衬之间的配合机制。膝关节在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方面更为复杂,常见的初次膝关节假体主要分为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和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胫骨托与胫骨垫之间分为固定式连接和活动式连接。此外,关节类植入产品对材料要求很高,对于硬度、耐磨性、耐冲击、高温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要求极高,未来陶瓷、钽金属、氧化硅的生物材料有望进一步发展,仿生骨界面处理工艺不断优化,进一步提升人工关节的性能。

公司年通过收购北京亚华、健力邦德,增加了对关节产品线的布局,子年开始着手打造高端关节产品,年完成对海星医疗的收购,关节类产品实力大幅提升,威高海星品牌的关节假体定位于高端市场,产品质量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根据下游需求不断创新产品,产品水平越来越受到下游认可。公司根据亚洲人体型偏小的特点建立了相关关节数据库,结合亚洲人体骨骼解剖形态特点,优化假体设计、尺寸陈列,更符合国人使用;关节的上游原材料壁垒较高,尤其是内衬和球头等海外厂商技术领先,公司全球化采购原材料,有效延长了假体使用寿命;公司逐步引进陶瓷、高交联等生物新材料,降低磨损率和骨溶解发生率,有效改善假体在位率等。

另外,公式作为国内首家引进德国Schuler5轴数控工具磨床和德国流粒磨抛光技术的厂商,极大地提升了关节产品的质量。以机械磨削、机械抛光技术代替手工抛光,打破传统工艺,进而保证膝关节系统股骨复杂的设计曲线和表面抛光,使超光光洁度要求得以实现,消除应力集中等问题,进而降低关节面磨损。国内首家引进瑞士球面衍磨机,将金属球头表面精度、粗糙度等级提高到与陶瓷球头同一级别,有效降低磨损。公司在人工关节国家集采表现优异,以量换价不断打开市场。公司旗下两个关节品牌威高海星(高端型)、威高亚华(经济型)共提交了8个集采产品参加竞标,均成功中标,双品牌战略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整体中标份额有进一步提升,下游市场不断被打开。

3.1.3、创伤业务布局完善,市占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公司创伤类产品主要由锁定接骨板系统、髓内钉系统、中空螺钉系统、外固定支架系统等组成,主要用于四肢、肋骨、手指、足踝、骨盆等部位的骨折及矫形固定。公司布局创伤业务较早,产品布局逐渐完善,整体市场份额占比靠前,竞争力强。从创伤行业来看,-年我国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由51亿元增长至92亿元,CAGR为15.76%,预计到年国内创伤类植入医疗器械规模将达到亿元,-E年的CAGR为13.15%,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创伤骨折的手术治疗一般分为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常见的骨科植入物为接骨板和髓内钉。相比于其他骨科细分赛道,创伤植入物产品术式较少、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因此行业格局更为分散,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材料运用逐渐有医用不锈钢向钛、钛合金等转换,因为钛具有与人体骨骼更接近的弹性模量,生物相容性更好,具备更好的力学性能。公司创伤品牌包括威高骨科、健力邦德、威高海星三个品牌,实现多元化布局,已在创伤地方联盟中凸显出公司的竞争优势,随着产业化集中度不断提升,公司作为创伤行业龙头企业、有望不断提升市占率。

公司有望通过地区联盟集采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年7月20日,河南省医保局主持的十二省(区、市)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联盟召开了集中采购申报大会,于8月27日公布了中选结果和供应品种清单,公司的普通接骨板系统、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含万向)和髓内钉系统中标本次联盟采购。其中,威高骨科品牌的锁定板产品、健力邦德品牌的髓内钉、威高海星品牌的锁定板中标价格相对较高。

3.2、研发实力出众,核心技术填补多项国产空白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骨科医疗器械的技术研发,高度重视产品创新,研发能力和积累优异。公司积极保持与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及科研院校的相互合作,并先后参与了4项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研究,参与国家生物医用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的建设,建有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公司始终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为公司产品保持竞争力、不断满足临床需求提供有力保障。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积累,截至年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境内发明专利45项,境外发明2项,要求最高的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也有83项,处于行业前列。

从研发团队来看,公司通过自主培养、结合外部引进等方式不断扩大人才储备,组建了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研发团队。骨科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医学、生理学、材料学、物理学、工程学、化学等多个技术领域,具有跨专业、多技术融汇的特点,对人才需求极大。截至年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名,专业背景覆盖临床医学、机械学、工程力学、材料学等多学科融合领域,其中以邬春晖博士为首的研发骨干人员在脊柱、创伤、关节等骨科领域经验丰富、创新能力极强,充分满足不同核心技术研发需求。从技术体系来看,公司经过多年的专注发展与积累,已建立了完整的、自主的技术体系,成为国内有能力研发和生产多类骨科植入类医疗器械的主要企业之一。

此外,公司储备有多项在研项目,提升现有产品品质、不断扩充产品线。早期公司脊柱类的PEEK椎间融合器、创伤类的锁定接骨板系统等均填补了相关国产领域的空白,并不断补齐相关产品线,目前在研项目技术同样引领市场。

3.3、销售渠道不断完善,产能扩张满足需求增长

公司主要通过经销方式销售产品,“两票制”影响下配送模式也逐渐占据一定的比例,这与骨科行业相关专业配套服务、跟台服务要求较高有关,经销是行业的主流销售方式。公司始终保持较高的销售投入,经过多年经营积累,已具备一支专业的销售和市场推广团队,并构筑了广泛、稳定的销售网络。通过成熟的营销网络,公司可以快速获取客户需求,医院和临床骨科医生进行深度交流和合作,不断改进产品,充分满足下游需求。截至年年报,公司与超过家经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业务范围覆盖全国主要地区,产品应用于超过1家终端医疗机构的相关骨科手中。公司下游客户包括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全国骨医院,且产品受到了客户的广泛高度认可。

公司始终坚持多品牌经营策略,充分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公司已拥有“威高骨科”、“北京亚华”、“健力邦德”和“海星医疗”四大品牌,覆盖脊柱类、创伤类、关节类三类产品的不同类型市场。其中,“北京亚华”和“健力邦德”品牌定位于经济型市场,“威高骨科”和“海星医疗”品牌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公司通过不同品牌产品形成品牌梯队,更好地实现对全国区域市场的覆盖,也能有效提升集采中标的效果。公司下游终端客户主要覆盖三级、医院等骨科主流市场,得益于公司产品线齐全、产品实力强劲、营销和服务配套,医院占比较高,基本覆盖了全国骨医院。目前公司积极加强销售渠道拓展和医院开发,并加大线上、线下医学教育培训,持续深化完善销售渠道布局。

从产能来看,公司近几年三大业务产能利用率基本上保持在90%以上,已处于较高水平,年公司A股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产能,以满足持续旺盛的需求增长。通过募投项目中的骨科植入产品扩产项目,公司将分别增加脊柱类、创伤类、关节类产品的产能为万件、万件和25万件,预计到年完成全部投产扩产,产能基本上实现了成倍放大,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长期发展动力充足。

四、集采即将落地,机遇与挑战并存

4.1、脊柱全国集采已启动

公司作为国产脊柱领域市占率第一的龙头企业,其脊柱业务贡献营收接近50%,因此即将到来的脊柱全国集采不得不加强

1
查看完整版本: 威高骨科创新不断引领行业发展,打造国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