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医生在每个星期的门诊工作中遇到的大多数是颈肩腰腿痛的病人,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颈椎病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有的病人拿着X片问医生,希望知道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的因为病情重需要住院做手术治疗,术前检查做了CT(或核磁共振)之后对于医生还要做核磁共振(或CT)感到很不理解,觉得医生给我开多了检查吗?
事实上,不是的。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上,X片、CT、核磁共振(MRI)缺一不可。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单独的X片是无法独立诊断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这是因为X片上显示的主要是骨质结构,对于椎间盘和神经组织是无法显影的,所以通过X片不可能直接观察到有无椎间盘突出和神经受压。但X片又是必须要做的,这对于我们观察脊柱的序列、定位以及与结核、肿瘤、感染等的初步鉴别非常重要。另外,X片上的一些间接征象,如侧弯、曲度变直、牵拉性骨刺、椎间隙高度降低等,往往提示有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由于常规X片主要是对脊柱的整体反映,不能清楚地显示椎管和椎管内的改变,所以在创伤骨科中检查脊柱损伤时常常遗漏微小骨折,而使用CT常规扫描(层厚5mm,层距5mm)或薄层扫描(层厚2mm,层距2mm),可以显示出X片显示不清楚的部分。由于CT对于脊柱骨性成分的细节显示最为清晰,可以了解椎体骨折移位,特别是椎体后缘骨折块向椎管内的移位程度,关节突骨折、脱位,椎板骨折下陷突人椎管的情况。对于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在CT片上精确测量椎管狹窄程度,椎体病变范围,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的程度,而且对于椎间盘突出合并钙化、许莫氏结节、椎间盘积气可以清晰显示,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核磁共振(MRI)在脊柱退变性疾病和脊髓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与X片、CT等相比,MRI能够将椎间盘、硬膜囊、脊髓和神经根组织直接成像,为其独到之处,从而使临床医生对脊柱脊髓本身的病理改变的判断更为精确,这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判断,以及治疗选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MRI能从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三个方向同时清楚显示脊椎及脊髓的改变,能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程度、与硬膜和神经根的毗邻关系,以及椎体后缘骨赘、骨化的后纵韧带、退变增厚的椎板、肥厚的*韧带、增生内聚的关节突等压迫神经组织的情况。对于颈椎病,还能够反映颈部脊髓、神经根的受压情况,并能清晰显示脊髓中心受压迫出现变性软化的部位、范围、长度等,并可以观察脊髓囊性变、脊髓空洞形成及创伤后粘连、血管变化。所以,MRI由于其高敏感性,已成为脊柱脊髓病变早期诊断中最为重要的检查方法,没有之一。
说到这里,相信我们都已经明白了,X片、CT、核磁共振(MRI)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并为后期的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三项检查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