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是人体能够直立行走的重要支柱,椎管是指“脊梁骨”之间的管道间隙,里面有神经、脊髓等重要组织通过,而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空间减小,压迫椎管内神经根引起腰腿痛。
生活中,很多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过反复长时间的治疗,腰腿痛、麻木等症状仍未见明显好转。医院椎间盘中心主任周红刚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患者在有治疗指征时未及时疏通椎管,导致被压迫的神经受损。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最多见
腰椎管狭窄症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尤其以长期久坐,弯腰干活的人多见。静止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很多被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经常会不解地问:“我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没有这种病,为什么我会得腰椎管狭窄症?”
据周红刚主任介绍,腰椎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有先天性的腰椎管狭窄,也有由于脊柱发生退变性疾病引起的,其中最为多见的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体来说,大致可分为3类:1.椎管先天发育异常;2.后天性腰椎管狭窄,最多见,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由于长期劳损,或随年龄增大、身体组织老化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韧带增厚或骨化、腰椎滑脱等;3.综合性椎管狭窄,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和后天性劳损退变等共同作用所致。
间歇性跛行是最典型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出现腰腿痛,那么,什么情况下出现腰腿痛的症状要高度怀疑腰椎管狭窄症呢?
周红刚主任说,腰椎管狭窄症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患者行走后(通常为数百米,严重时可为数十米),出现一侧或双侧腰酸、腰痛、臀部疼、下肢疼痛、酸胀、麻木、无力,如同灌铅一样,以至于难以继续行走;但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患者继续行走,上述症状又会出现。如此情况反复出现,即为间歇性跛行。但是骑自行车时,骑三四千米通常没有什么不适。
“其次是腰痛,向后弯腰时腰腿痛加重是椎管狭窄的重要表现,而且通常伴有长期反复发作的腰痛,在天气变化、久坐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而且腰部受凉,如吹空调、风扇后通常感觉不舒服。”周红刚主任说,最后,部分严重患者可能会有下肢走路乏力、大腿小腿的肌肉萎缩,以及会阴区麻木、大小便异常或尿急或排尿困难等症状。
有治疗指征时建议及早疏通椎管
医院明确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后,但经过反复长时间的保守治疗,腰腿痛、麻木等症状仍未见明显好转,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椎管狭窄会对神经造成压迫,压迫越久神经缺血损伤的可能性越大。就像石头压迫人的手一样,压迫早期的时候就把石头搬开,手很快就可以恢复原样,但是如果等手部的皮肤及肌肉烂掉后再搬开石头,则手部恢复原样就很困难,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甚至可能一直残留症状。”周红刚主任说,受压迫的神经也是同样的道理,早期就把压迫解除,那么神经功能很快恢复,症状很快消失,如果神经长时间被压迫,那么有可能会缺血损伤,而术后恢复神经功能就会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有可能一直残留疼痛或麻木等症状。因此,对于部分长期保守治疗后症状不缓解的患者,如果有治疗指征,建议及早进行椎管减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