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不动赶稿子,不按时吃饭等习惯,让媒体人成为一类“易胖”人群。
肥胖到底会对媒体人带来什么影响?又有哪些轻松又实用的应对方法呢?
近日,传媒茶话会对话《健康时报》副总编辑王君平、北京大学人民医学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唐建忠,为媒体人提供一些健康妙招,解决“发福”困扰。
“发福”对身体的影响有多大?
“发福”不仅影响媒体人的形象外貌,还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具体体现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
在生理健康方面,“发福”主要会增加媒体人患代谢类慢性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健康时报》副总编辑王君平说道:“首当其冲的就是‘三高问题’,媒体人‘发福’增加了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概率。在40—50岁的肥胖者中,高血压的发生概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肥胖还容易导致糖尿病,据权威部门调查,2型糖尿病病人中80%都是肥胖者,肥胖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概率就越大。”
“现在要紧的是,人们对于肥胖的危害认识不够。仅把肥胖视为不美观的体现,而很少认清它本身就是一个慢性疾病,更别说它还有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痛风等一系列并发症。”北京大学人民医学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说道。
在生理健康方面,“发福”给媒体人带来的主要是焦虑、自卑等消极情绪和额外的心理压力。这让本就不轻松的媒体工作徒增一份负担。
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唐建忠说:“因肥胖产生的消极情绪如果不及时疏解,可能会诱发焦虑症、抑郁症、肥胖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避免“发福”,提高媒体人生活质量呢?小编结合专家意见从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给出了以下建议。
饮食建议
一、均衡的饮食习惯是基础
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不要将*肚。”媒体人要想保持健康,维持合理体重,首先得在饮食上下功夫。
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唐建忠说道:“媒体人首先得尽量平衡饮食,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进行一日三餐的搭配。”
如果媒体人已经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为代表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或者冠心病、心梗等心血管疾病,张海澄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平衡饮食,做出改善:
限制总量摄入,控制体重;少吃高脂肪食物,食用油尽量选择橄榄油或菜籽油、色拉油等植物类调和油,适当补充坚果和深海鱼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少油少盐低辣度有利于控制血压和保护心血管。最后一定要严格限制饮酒和甜食,更要坚决戒烟。
二、这些“健康”食品要避坑
随着健康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健康食品成了媒体人心中轻便又营养的餐食选择。不过,商家宣传的健康食品很多是“伪健康”食品,买错吃错了不仅不能带来健康,反而会增加“发福”的风险。
有哪些常见的“伪健康”食品呢?小编带你来看看。
1.蔬果干
我们常说,多吃蔬果有益健康。《国民健康饮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吃~克蔬菜、~克水果。但对于时间紧张的媒体人,要想每天都吃够蔬果还是比较难的,于是很多人会选择吃方便的蔬果干。
但你不知道的是,蔬果干主要有两种:油炸蔬果干和冻干蔬果干。其中油炸蔬果干可以说是“脂肪刺客”。比如某款果蔬脆片,脂肪含量高达14.9克/克,热量高达千焦/克,一包下肚几乎就相当于一餐的热量了。
综合蔬果干营养成分表
2.粗粮饼干
当你拿起粗粮饼干,准备当作下午茶时,一定要留意一下它的配料表。
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配料表的顺序要按照含量由多到少递减排列。比如下图这款粗粮饼干,粗粮其实并不多,最多的是小麦粉和精炼植物油。媒体人吃过多这种粗粮饼干,结果是“细粮”吃得比“粗粮”多,油糖摄入也可能超标。
粗粮饼干配料表
3.素鸡素鸭
不喜欢吃肉的媒体人可能会选择素鸡素鸭作为零食,但这些素食并不意味着“健康”。为了让产品更好吃,很多厂家在制作中添加了大量的食用油、盐、糖等添加剂,让原本想避免吃脂肪而选择素鸡素鸭的媒体人,反而吃到更多脂肪。
比如下图这款素鸡翅,脂肪含量高达34.6克/克,这可是正常鸡翅的3倍,热量是正常鸡翅的2.4倍,并且钠含量不低,折合成盐为2.76克。
素鸡营养成分表
唐建忠主任对媒体工作者说:“‘健康’食品千千万,吃好还得靠三餐。千万不可为了所谓的‘健康’和‘轻便’,用‘健康’食品代替一日三餐。清谈,规律的饮食是媒体人健康的基本盘。”
运动建议
一、赶稿时不妨来个“课间操”
“久坐成疾,这句话可不是闹着玩的!”张海澄告诫媒体人说:“长时间伏案工作,会使媒体人的肩膀、颈椎和腰背部肌肉长期处在一个内缩状态。这很容易造成局部甚至全身酸痛,长此以往还会引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问题。”
媒体人要会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每隔一个小时给自己一个约5分钟课间,起来活动一下。伸伸腰、踢踢腿等简单运动,不仅有利于缓解疲劳,还有助于放松紧绷的神经,为接下来的工作补充元气。八段锦简便易学,非常实用。
王君平建议媒体人:“赶稿时,如果感到非常疲惫,不妨做深呼吸,隔半小时做一次。这样可以增加大脑供氧量,赶走疲劳感。加班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可以按压涌泉穴来缓解,大约按压20~30次即可。”
涌泉穴位置图
二、为了健康,来骑骑车、跑跑步吧
小编推荐,媒体人可以利用上下班时间或者周末,通过慢跑或者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既不占用太多时间,还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骑自行车不仅能充足调动全身肌肉参与运动,有效燃烧囤积脂肪,还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锻炼人在瞬间辨别眼、耳、鼻所接收到的各类信息和做出反应的能力,因此骑自行车不仅是一项减脂运动,还是一项锻炼反应、活化大脑让人更聪明的运动。对于媒体人增强抗压能力,提高思维敏捷度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据小编亲测,市区骑车20分钟,骑5公里可以消耗卡路里,效果还是不错滴。
除了自行车运动,慢跑也可以给身体带来巨大增益。“哥本哈根市心脏研究”数据显示,慢跑还可以延年益寿,慢跑的男性比不跑的人平均寿命长6.2年,女性则长5.6年。1小时慢跑可以消耗大卡,相当于两碗白米饭的热量。
跑不了1小时怎么办?唐建忠主任建议:“成年人可以每天跑15到20分钟,每周坚持3天,就能有明显效果。”
睡眠建议
一、熬夜后、补觉前不要大吃大喝
由于要经常追热点赶稿子,媒体人熬夜工作的现象很普遍。熬夜结束后,有些媒体人会选择吃顿好的,犒劳一下自己,然后美美睡上一觉。这看起来很巴适,但这下不发福才怪!
熬夜过后到底吃不吃?张海澄建议:“赶完稿后,尽量还是别饿肚子睡觉。一方面,饿着肚子很难入睡。另一方面,睡一段时间就容易饿醒了,对睡眠质量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吃一些能量低一点的,比如*瓜西红柿等水果蔬菜,把胃填一些。”
二、科学补觉有路数
熬夜后如何科学补觉,张海澄有两点建议:
一是补觉的环境要合适。关灯、拉窗帘,营造一个昏暗和安静的环境是补觉的标配。除此之外,也可以适当放一些助眠的纯音乐,雨声风声等白噪音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补觉前不要喝咖啡、浓茶等提神饮品。
二是补觉的时间要充足。不能抱着“熬都熬了,不在乎那几个小时睡眠时间”的态度去补觉。成人睡眠时长一般是7~9个小时,补觉也要尽量按照这个时长。
身体是工作的本钱,小编建议各位媒体朋友们珍重身体健康,不要为了工作“掏空”身体。希望这篇推送可以帮助大家从饮食、运动、睡眠上改善身体状况,提升身体素质。
互动
你还知道哪些适合媒体人的减肥小妙招?
快快分享给大家伙儿吧!
本文部分数据、图片资料来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