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变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颈椎间盘置换术临床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 [复制链接]

1#

作 者:孙医院

编啊辑:医院

视频导读

颈椎前路减压包括融合与非融合两种,融合术通过减压解除了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压迫症状,恢复了目标节段椎间隙高度,最终重建颈椎的稳定性。然而,融合固定术改变了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环境,增加了邻近节段应力负荷和异常活动,从而加速了邻近节段的退变。颈椎间盘置换术作为一种非融合手术,在解除前方的压迫的同时,更多地保留颈椎的活动度,理论上可预防邻椎病的发生。自20世纪末至今,尽管颈椎间盘置换术获得了较好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但关于颈椎融合与非融合治疗颈椎病孰优孰劣一直未有定论。本视频中,医院的孙宇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从循证医学角度系统评价了颈椎间盘置换术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围绕术后邻近节段活动度、邻近节段退变、异位骨化以及再手术率等方面展开分析。

扫码观看完整视频

▼▼▼▼

视频重点

重点1

回顾历史,年比利时J.Goffin在全球首次报道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随访结果。年,中国首次引进了第一种人工椎间盘-BryanDisc。十几年来,大量文献报道了其在颈椎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医院作为国内首批开展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单位之一,年在spine杂志发表了BryanDisc十年随访结果。

研究发现,在33个行BryanDis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患者长达.5月随访中,mJOA、NDI和VA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而X-ray检查显示ROMs显著降低,从术前的7.8±2.7°降至末次随访时的4.7±4.2°,究其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术后十年时69.0%的患者出现了异位骨化,33%达到了自发性融合的状态。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高达47.6%,但均没有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重点2

年,北美学者通过长达7-10年的RCT研究发现,ACDF和CDR均可获得满意的神经功能改善,但两组的再手术率则存在显著差异,CDR组为仅9%,而ACDF组则高达32%。

可惜的是,此研究并未对颈椎活动度、异位骨化和邻近节段退变等情况进行相关报道。

重点3

年,ESJ发表了在欧洲开展的ProDiscCTM人工椎间盘十年随访的文章,术后NDI、VAS评分显著降低,神经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术前相比,ROM在术后10年显著降低,从9.0°下降至7.6°。

影像学研究发现,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为35.7%,进一步研究发现,术后ROM越小,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越高。究其原因,可能与术后10年时>50%患者出现严重异位骨化有关,且异位骨化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逐年增加。

重点4

年,J.Goffin教授发表了BryanDisc术后十年随访结果,末次随访时新增10%患者出现颈椎不活动情况,5例患者(6%)因相邻节段疾病接受再手术治疗,此外2例患者(2%)因手术节段的骨化和椎间孔狭窄行二次手术。

重点5

年,日本学者通过十年随访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ACDF组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既往大量研究也证实了,ACDF术可显著增加邻近节段退变的风险。

重点6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为33.3%-47.6%,邻椎病的发生率为0-7.9%。因此,至少10年随访过程中,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和邻椎病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CDF术。

重点7

异位骨化发生的最直接的后果即为颈椎活动度的明显下降。理论上,减少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或严重程度,可显著增加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的活动度。研究发现,亚洲人群可能更倾向于形成异位骨化,且异位骨化以0.63%每月的速度增加。

重点8

医院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异位骨化的发生和发展与椎间隙高度的丢失显著相关,异位骨化发生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与ACDF术后基本一致。因此,通过更加严格的把握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手术指征,可显著降低节段退变的发生。

总结

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开展的早期阶段,手术适应证包含了轻到重度退变和软性突出这两种病理状况。回顾性分析发现,进行性退变伴颈椎间盘活动明显减小的患者,可能并不适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因此将退变和软性突出分开讨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更有利于促进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应用和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