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李小伙,今年刚满30岁,按昆明人的说法他还是个“伙子”,应该说正是青春岁月、风华正茂的时候。可是令人遗憾的是,8月中旬他刚刚做完一种被称为“微创扩展通道术”的骨科手术,还经过了近20天的卧床静养,才康复出院。根据医生的嘱咐,他今后除了要注意腰部的保护和腰肌的锻炼以外,还不可以久坐,不可以久站,不可以久行,不可以经常的弯腰,不可以搬运重的东西。否则,有复发的可能。也就是说,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存在着比较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
当然,如果康复得好,也不会妨碍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那么,李小伙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得了什么病、导致手术康复后有这么多的注意事项呢?
原来,李小伙是在一家服装厂的流水线上工作,每天要坐着工作8—9个小时,下班后还经常性的8小时左右坐着不动。如此算来,他几乎每天要坐16个小时左右。正是由于长期的单一坐姿,加给了脊柱持续的压力,加上他自己又不会保护腰部的肌肉群,不会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严重到影响他的正常行走,才在医生的确诊下施行了该项手术。
“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由原来的位置移到脊椎后侧方的病变。有的教科书也称为“椎间盘脱出症”。椎间盘是夹在相邻两椎骨之间的软骨,可连接上下两块椎骨。当脊椎受到撞击时,椎间盘起着缓冲的保护作用,如同工业机械连接部分的垫圈。一般说来,“椎间盘突出症”容易发生在脊柱的两部段:一是腰椎间盘突出,二是颈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由于腰椎椎体间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等原因,压迫了神经根或者马尾神经,导致出现腰疼并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系列症状的综合症候群。腰椎是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好发部段,这是因为腰椎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部位,最常见是在4-5腰椎之间,1-2和2-3椎体之间为其次。
其症状主要是“腰痛”,这是因为腰椎的后侧方有后纵韧带和向下肢走行的神经根脊髓,受到了突出的椎间盘的压迫而产生的疼痛。这种疼痛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闪电样的突然剧疼;另一种是慢性的持续性疼痛。这两种疼痛多见于由大腿后侧放射到小腿后侧的坐骨神经痛。其次,是表现出下肢麻木、无力和排尿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椎间盘突出的范围比较大和长期持续压迫神经根的结果。
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有外伤、肥胖、遗传、发育异常、职业等。一是先天性椎间盘发育不良,当剧烈运动时导致椎间盘破裂而脱出,多发生在10岁以内的儿童;二是常见于20—30岁的年轻人,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由于上述原因,其椎间盘多少会有某些基础性损伤,当突然的外力作用或者肩扛背驮重物时,导致了椎间盘受到重压而被挤出;三是40岁以后的人,其椎间盘受损的情况虽然会加重,但仅仅依靠内压不足以导致椎间盘不稳定,其发病几率会相对较低。
颈椎间盘突出:指颈椎间的某一椎间盘突出后,压迫颈椎后侧的脊髓而发生的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30—40岁的患者,颈椎间盘的急、慢性损伤是该症的诱因。
由于脊髓有着通向上下肢体的神经根,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脊髓以后,患者会感到颈部、肩臂部放射性疼痛,脖子歪向患侧,后仰时症状加重。此外,手足麻木,行动不便,不能扣纽扣,不能很好的使用筷子,不能自主的下楼梯和行走,甚至大小便失禁等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都可能出现。
不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是颈椎间盘突出症,及早的确诊和治疗都会让患者受益。患者要注意的是,必须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决定治疗方法。
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只要患者很好的配合医务人员,其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都是比较好的。
既然严重的椎间盘突出症会影响到自身的生活质量,预防该症的发生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说到底,不管有多少治疗方法,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科学的加强腰背部肌肉群的锻炼外,以下的“八不要”会有利于我们对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1、不要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玩电脑或其他长时间的低头活动。
2、不要久站、久坐、久跑、久走。
3、不要肩扛背负过重物品或者习惯性的弯腰提取过重的物件。
4、不要把穿高跟鞋当成一种爱好或长时间行走。
5、不要让腰部受伤、受寒或过度劳累。
6、不要长时间习惯性的睡过软或者过硬的床垫。
7、不要长时间使用单一的姿势工作或学习。
8、不要长时间直腰躺平睡觉,适时的侧睡弯腰可以减轻腰椎的负担。
(来源: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